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观察蚂蚁日记

时间:2024-12-09 17:07:35
【精选】观察蚂蚁日记锦集9篇

【精选】观察蚂蚁日记锦集9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蚂蚁日记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蚂蚁日记 篇1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观察虫子。我正发愁写什么呢,突然,一只小蚂蚁闯进了我的视线,它东张西望地在找东西。我灵机一动,捉了一只苍蝇,把它弄死,放在地上。

只见那只蚂蚁爬到苍蝇旁边,停了一小会,它看着苍蝇没动静了,便急匆匆的爬走了。我很奇怪:放着食物不吃,还扭头就走?我正纳闷,只见那只小蚂蚁又回来了,不,是两只、三只……哦,原来它回去叫它们伙伴去了,一起来抬死苍蝇。它们分工很明确:瘦小的蚂蚁抬苍蝇的头,剩下大一点的抬后面,不过尽管这样,它们还是抬不走。

一只蚂蚁不甘心,它又跑回洞里,叫来了一只“大将军”。这回,小蚂蚁们又恢复了自信心,因为有了“大将军”的到来,使它们的力量更大。只见它们好像一起喊着号子:“嘿!嘿!加油!加油!”慢慢地,它们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洞里有出来了一些蚂蚁,分别站在洞口的左边和右边,应该是给蚂蚁族们找来美味大餐的蚂蚁们开迎接仪式吧!

不久抬苍蝇的蚂蚁们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洞边,它们马上可以享受到无穷美味。蚂蚁之所以能吃上美味,还不是因为有团队精神,致使它们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几倍的东西。我们人类,不就恰恰缺少这种精神吗?

观察蚂蚁日记 篇2

清晨,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观察蚂蚁。我们拿了一个放大镜,来到了一棵树下。

找啊找,不一会儿终于找到一只蚂蚁。我们用放大镜开始观察它。蚂蚁的头上有两只触角,身体很小却长了六条腿。全身黝黑。它喜欢吃饼干和面包渣,群居在洞里。我们跟随这只蚂蚁找到了它的洞穴,为了能引出洞里的其它蚂蚁我们在洞的周围撒了一些面包渣。不一会儿,成群结队的蚂蚁从洞里走出来爬向了面包渣。

它们每只蚂蚁都各自用嘴叼了一点往洞里爬去,其中最大的面包渣被四只蚂蚁一起抬进了洞里。我把放大镜放在洞口,趴在地上用一只眼来观察它们回到洞里的情况。发现每只蚂蚁正在各自享受着美食。

在它们的生活中,也许这就是它们最幸福的时刻吧!我们没有再去打扰它们,让它们尽情的去享受美食带给它们的快乐吧!

观察蚂蚁日记 篇3

七月中旬,妈妈给我买了个蚂蚁工坊,供我观察。

刚一卖来,我就十分好奇,东弄弄,西摆摆。可是它们就是不动,急得我呀!后来,我用力摇晃,来模仿地震,它们还是懒得动。我又把蚂蚁工坊倒过来放,效果依然不佳。它们只是换了个地盘,又开始呼呼大睡了。老妈见状,提醒我应该等它们适应了再说,我不禁有些失望,但只好等了。

半个月过去了,蚂蚁们依然没有动工,反而窝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只有我猛烈摇晃的时候,它们才慌乱地在里面爬来爬去。但随即又窝成一堆,好像在说:“大爷就是爱睡觉,你能拿我咋样?”让我又急又无奈。

八月中旬,我终于看见它们动工了,心中欢喜得不得了,遂细细观察,从右数约两厘米有一条圆形通道通至地底,深度约八厘米,通道由宽变窄,略微向右倾斜,通道底部碰触到工坊底部,并在底部挖了一个长2厘米款1厘米高0.5厘米的房间。从左数2.5厘米处有一个正在施工的通道,长度约2.5厘米通道呈顺时针150度倾斜,该通道往左1厘米又有一个刚开始施工的通道,通道深度约3~4毫米,报告完毕。

蚂蚁工坊真是其乐无穷啊。

观察蚂蚁日记 篇4

今天早晨,我起床吃完早餐就下楼去玩。

到了楼下,我看见小伙伴们都蹲在一起好像在看什么,我很好奇也跑去看,呀!原来那里有好多的蚂蚁。但太小,看不清楚,我就像兔子一样跑回家里去找放大镜,拿到后,又像老虎一样跑到楼下蚂蚁群那里。首先,我和小伙伴们先观察红蚂蚁,我发现红蚂蚁的身休是橙红色的,腿是褐色的,它的身休就像一根刚好烤熟的火腿肠,腿就象有点烤糊的火腿肠。然后又观察黑蚂蚁,我觉得黑蚂蚁就像一根大大的烤糊的黑火腿肠。

观察完我又在想,蚂蚁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我想像法布尔一样做一个小试验,我马上跑回家看看有什么吃的,刚好见到爸爸手上拿着桔子,我就问爸爸拿了一点又跑下楼了,把桔子放到蚂蚁少的那边。一会就见到先碰到桔子的蚂蚁爬到没碰到桔子的蚂蚁那里用触角碰了碰,再过一会,然后就见到所有蚂蚁来齐心协力把桔子搬走。

通过这次的观察和小试验,我终于知道了蚂蚁的秘密,就是它们都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观察蚂蚁日记 篇5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我抓住了一只小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小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小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小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观察蚂蚁日记 篇6

有一天,我看到蚂蚁离开洞口,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

突然!我心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蚂蚁到底靠什么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通过查找资料,我终于解答了这个问题,原来蚂蚁是用触角发送信号的。

蚂蚁还是个预测天气的小动物,如果,天空布满乌云,快要下雨了,成群的蚂蚁嘴里就衔着像白米饭粒一样得东西,来来回回把家搬到高处。等到雨过天晴,蚂蚁们又会忙着搬到原处。

这时,我心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蚂蚁不会迷路吗?最后我在动物百科全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视觉非常敏锐,不但陆地上的景物会被蚂蚁用来认路,而且太阳的位置跟蓝天上照射下来的日光,都能被蚂蚁用来辨认回巢的方向。此外,除了依靠眼睛,蚂蚁还能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在它们爬过的地上留下一种气味,在返回时只要追寻着这种气味,就不会误入歧途。也有的蚂蚁虽然不会在爬过的路上留下什么特殊的气味,但是它们能熟记往返道路上的天然气味,所以也不会迷路。

妈妈看我观察的这么细心,又对我说:“一只蚂蚁可举起50克——100克的东西,蚂蚁团体可以举起最多500000克的东西。

听了妈妈的讲解我似乎听懂了什么,我在心里想:哦——原来小小的蚂蚁也有这么多奥秘呀!

通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不能光看事物表面,要全面看待事物。

观察蚂蚁日记 篇7

今天,我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观察蚂蚁最爱吃啥?

我把苹果核、白糖、食盐、死了的昆虫、白米饭放在一块空地的中央,然后蹲在旁边观看。15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诱饵上仍然没有一个侦察兵过来。我一气之下,把经过附近的蚂蚁都抓来放在诱饵上,可是它们却飞也似地逃走了。真失望!

我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诱饵之所以无人问津,极有可能是离蚁窝太远。于是,我把诱饵移到蚁窝附近。没过多久,蚂蚁就成群结对地爬过来了。它们忙着搬食物,但蚁群里也有自私自利的家伙。它们不搬食物,只知道吃东西,而且玩命地吃着,有一只还撑死了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只是猜测啦。

然而,白糖全部被搬完、吃完了,其他诱饵仍然无人问津。所以,蚂蚁最爱吃糖。

观察蚂蚁日记 篇8

有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十分大的蚂蚁。我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个性大,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1节是它的头部,第2节是它的腹部,第3节是它的尾部。它长了8条腿,搞笑的是它长两根触须。我十分喜欢这只小蚂蚁。

观察蚂蚁日记 篇9

“蚂蚁们都是是很勤劳的,他们分工明确,从不打架,”这句话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半信半疑,于是准备去做一个实验;到了楼下,我将一块儿事先准备好的糖放在地上。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我看见有一只蚂蚁过来了,它试图想把那块糖拖走。虽然蚂蚁们都是大力士,但是这块儿糖已经超出了他的承重范围,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又过了不久,出现了另一只蚂蚁,那两只蚂蚁走到一起触角碰触角。我想,看来爸爸这次说错了,谁说蚂蚁不打架,这不是打起来了吗?突然,一只蚂蚁走了,另一只蚂蚁还在糖的周围转圈。过了一会儿,哪一只蚂蚁又回来了,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片,我大吃一惊,这蚂蚁打架怎么也拉人帮忙呀?当大队人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来是来帮忙搬运事物的。我长出了一口气,以为那只蚂蚁会命丧黄泉呢!“你以为他们是在打架吗?”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已经站在我的身后了,他说:“开始那两只蚂蚁是在交流信息,让另一只蚂蚁去搬援兵,所以我说蚂蚁之间很团结,是不会打架的。”

我们生活在各种团队之中,都要有小蚂蚁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精选】观察蚂蚁日记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